济南公租房办理预登记冷热不均 小企业撂挑子

发布时间:2011/10/14 11:30:00 浏览次数:109 来源:


        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 喻雯 孟敏 见习记者 张頔) 济南公租房预登记启动以来,除了不少人前来咨询登记外,也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为员工领表咨询。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用人单位对预登记反应“冷热不均”。不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办理热情较高,而一些私营小企业对此不太“感冒”,对职工的咨询,他们多数不愿意办理,反而推给街道社区。

  13日上午,记者在顺祥街居委会遇到来领取预登记表格的谷方超。他和妻子现在租房住,他是济南户口,现在山大路上一家经销打印机的小公司上班。“按照公租房预登记的政策要求,我应该到工作单位领表登记。”谷方超说,他所在的公司只有5名正式员工,他向经理提出预登记的要求,被其回绝。

  “经理觉得现在连公司业务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有精力为一两个人的事到处跑手续。”谷方超说,无奈之下,他只能来到社区居委会领表咨询。

  “从昨天到现在,来咨询的人就没断过,有不少都是单位不愿办,推到居委会的。”顺祥街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刘先生说,因为公租房预登记的政策里并没有硬性规定单位必须受理职工的预登记要求,所以,有些小公司嫌麻烦,干脆直接让员工去居委会办理。

  “但居委会一共只有5个人,大小事务加起来有上百项,实在抽不出人手来分担企业该做的事。”刘先生说,为了提高预登记工作效率,各企业最好能按规定的程序为职工服好务。

  谷方超的遭遇并非个例,同样的问题在市中区房管局也较为集中。市中区房管局住房保障科工作人员介绍,从这几天的咨询情况来看,平均下来,每3名有单位的职工咨询预登记,就有1人反映企业不受理的情况。“这些企业一般是规模很小的私营企业。”该工作人员表示,从职工反映的问题来看,多数私营企业一是对预登记政策不了解,二是即便了解也不愿意受理。有的小企业采取“谁有需求谁自己去办”的方法,把单位该做的事推给职工自己。

  历下区房管局住房保障科工作人员也持有类似看法,除了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积极为职工领表申报外,不少私营小企业不愿意管。

  对企业态度的这种“冷热不均”,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租房的建立,实际上是政府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的一种做法。单位对单身职工的家庭、收入等情况比较了解,有利于做好前期把关。这样一来,既让百姓避免到处跑腿,房管部门的工作量也大大减轻,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单位集中办理申报,同一单位的人也能方便住在同一集体宿舍,便于后期管理。

  公租房有啥疑问,今天都来说说

  上午9时30分至11时,本报热线96706365、生活日报热线96709365为您开通

  (记者 喻雯 孟敏 见习记者 张頔) 公租房预登记的资格如何确定?预登记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公租房的分配原则是怎样的?……14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市民若有这方面的疑问,可拨打本报热线96706365或生活日报热线96709365详细咨询。

  “单身职工的申报程序是什么?”市民孙先生表示,他一直关注公租房的事情,这次公租房预登记首次对外来单身务工人员放宽了条件,没有户籍和收入的要求,虽然单身职工租的是集体宿舍,是多人合住的形式,但这仍然让他感到欣喜。

  不少读者提前打进热线咨询,既有单身人士,也有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济南市已开工的公租房分布在哪里?”“公租房是怎么分配的?”“今天能询问申报公租房的事情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了市民关注的热点。

  济南启动公租房预登记后,不少市民对公租房预登记的资格标准及程序存在疑问。与此同时,作为济南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也将开始新一轮的摇号选房。

  为了让市民及时、全面了解住房保障的相关政策,及时解答市民疑惑,14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郭作峰将带领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贾萌等工作人员做客本报接听热线,就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与市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