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望城成为长沙市第六区后,长沙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第七区,而宁乡县也有可能升级为市。昨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长沙人民会堂开幕,陈润儿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本版撰文/记者赵晶 实习生杨茜
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强法治化管理
未来五年,是长沙实现小康的决战期。因此,长沙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强城市法治化管理,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
“建立各类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协调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陈润儿提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要全面覆盖,进一步完善以“五大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助学、城市廉租住房)、“五大社会福利”(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还将加强住
房价格调控,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积极扩大社会就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
“积极推动河东改造提质、河西扩容发展。”在城市格局上,陈润儿提出,推动主城区沿江建设、跨江发展,都市圈多极支撑、组团发展,城郊带轴向延伸、联动发展,形成组团式、网络型、生态化的城市构架。同时,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将浏阳建设成为对接长三角、融入长株潭、辐射湘赣边的次中心城市,将宁乡建设成为连接常益娄、融入大河西、共筑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
在全面推进城市地铁、过江通道和中心枢纽建设的同时,还将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星级城市综合体和综合功能区,全面支撑中心城区核心辐射作用的发挥。全面完成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新建一批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省会城市排名从第12位升至第7位
省会城市排名从第12位升至第7位
[过去五年]
5年来,长沙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2120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5600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由第25位跃升到第9位。另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可达25890元、12450元,是2006年的1.9倍、2.3倍。
城乡面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市地铁工程、4条过江通道、长沙湘江枢纽、城际铁路交通、长浏高速公路等正在抓紧建设,武广沪昆高铁长沙枢纽、黄花国际机场扩建……5年来累计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584项。
长沙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长沙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实力更加雄厚 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0000亿元,综合实力跨入大中城市“一方阵”、挺进省会城市“前五强”。
城市更加宜居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建设品质优良,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文化更加繁荣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
社会更加和谐 平安和谐长沙建设深入推进,市民行为文明有序,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全社会的安全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创造活力,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更加优美 “五水”流域(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生态改善,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居民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人民更加幸福 居民收入倍增,城市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和2.5万元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