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均价下跌10% 房企死扛"金九"渐成"铁九"

发布时间:2011/9/20 10:30:01 浏览次数:91 来源:


    9月进入第三周,上海楼市已渐显“铁九”模样。

  9月19日,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9月12日-9月18日)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一手新房)成交面积为11.57万平方米,环比(较前周)上涨3.78%;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22.63万平方米,环比下跌6.33%;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228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0.15%。

  业内人士称,优惠力度不足,仍是大部分楼盘去化(销售和预定)缓慢的主要原因。

  业内认为,由于大面积降价的市场气氛还未形成,因此在9月的最后两周,沪上新建商品住宅单纯的供应增加,不会让市场出现太大起色。整个9月沪上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将在50万平方米左右,接近2008年9月的48.8万平方米的历史同期最低值。

  库存逼近历史高位

  成交低迷的同时,开发商并未放缓推盘步伐。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黄河滔介绍称,上周沪上新推的7个楼盘中有6个的推盘量达3万平方米以上,剩余的1个楼盘也有2.5万平方米。

  业内称,从8月29日至9月18日三周,沪上新上市房源70.7万平方米,但同期累计成交只有38万平方米,三周之内,市场积压房源即达32.7万平方米。

  网上房地产显示,截至昨日发稿,沪上一手住宅的可售面积为811万平方米,较去年末增长近30%。

  黄河滔分析,随着楼市调控影响不断累积,买方市场特征逐步显现。开发企业面临的销售业绩压力,将使得后市推盘量维持较高水平,而限购限贷政策背景下,在售项目价格若无实际优惠,难以吸引足够多的客户,库存量将很快突破2008年末约850万平方米的历史高点。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开发商在9月继续放开供应,并推出多重优惠活动,但收效甚微,主要还是因为促销有保留,且集中在少批量房源,对购房者来说,可选择余地仍然不大。而且多数楼盘优惠幅度仍停留在10%左右,没有进一步的突破。

  宋会雍认为,买卖双方眼下均有比较浓的观望情绪,库存压力转化为促销动力仍需时间,9月楼市转向的可能性很小。

  房价要“真摔”?

  黄志坚预计,上海外环线以外公寓的降价将由“假摔”、“真摔”并存,演变为“真摔”越来越多,降价将会由点及面地展开,特别是存量大、竞争激烈的板块。不过,外环以外近地铁和公园的优势楼盘,由于去化良好,降价的概率和幅度均不会大。外环以内房源,由于总体量不大,且越来越稀缺,更是开发商最愿“死扛”的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沪上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重回2.2万元/平方米的水平。分析师汤正魏提到,中心城区高端项目的滞销,导致了全市成交均价快速回落。不过,汤正魏说,近1个月以来,沪上每周都有高端住宅获取预售证,“金九银十”豪宅市场的供应将较为充裕。

  但陆骑麟强调,9月中高端项目无法引领楼市成交量的回升,9月下旬沪上楼市成交若想出现反弹,仍要依靠刚需房源价格的下调带动。短期看,限购政策没有退出,且对普通购房者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至少半年内楼市出现回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即便出现“回暖”,也是开发商降低价格换取的成交量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