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南大门蜕变 南京打造中国第一软件基地

发布时间:2011/9/5 10:30:03 浏览次数:134 来源:


      家住南京城北的刘先生,上周五去城南办事,开车路过软件大道,差点没认出“东南西北”——“这里还是南京城吗?”多年没到城南的他有点恍惚,“变化太大了!”在许多南京人的记忆中,作为南京主城“南大门”的雨花台区,有点老、有点旧,很难与现代、时尚、高新科技等词语挂起钩来。而眼前的现实却是不争的,华为、中兴、润和等国内软件业领军企业纷纷在此竖起气派的办公大楼,高铁南京南站的开通瞬间缩短了六朝古都与世界的距离……雨花台原有的传统形象,在人们心中悄然蜕变。

  其实,“南大门”的变化过程,正是南京打造软件业名城的过程。美国有“硅谷”,印度有“班加罗尔”,而南京也在打造自己的“软件谷”。到2015年,南京将初步形成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建成高标准的中国软件名城,赶上班加罗尔。

  软件谷·优势

  交通便利,到哪儿都方便

  在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市场上,雨花台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为啥毕业生们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自然是冲着这里众多知名的软件企业:华为、中兴、普天、东软……

  “我们一半的员工都来自南京本地高校的毕业生。”通讯龙头企业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一名负责人如是说。不知不觉间,软件谷成了南京各大高校毕业生理想的就业之地。为了帮助区内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沟通平台,雨花台区还成立了江苏省软件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为何能吸引这么多名企,那要从软件谷的硬件和软件说起。硬件上,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新华科技一名负责人曾感慨道,集团全国布局的众多研发中心里,最方便的就是南京。下了飞机,打辆车,20分钟就到了。雨花台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公里,离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18公里,到市中心只需10多分钟车程。长江三桥、地铁1号线、205国道、机场高速、宁马高速等10多条高等级公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地铁1号线及1号线南延线和高铁南京南站均位于或穿越区内。

  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

  在软件谷的宁南新区8号地上,来自苏州的软件企业——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分部大楼刚建成。刘永是该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每天都会来工地监督,也是他负责为公司选址在这里。现在,大楼已封顶完成,接下来是装修>装修施工。预计11月份,南京分公司就能正式启用。

  作为一名南京人,他清楚这么多年来雨花台区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说到雨花台,人们印象中只有一个历史纪念馆比较出名。”其余的印象则是“荒地”“大农村”,交通也比较落后。

  去年,刘永接到任务,要为公司在南京选址。当时,发生巨大变化的雨花台让刘永眼前一亮。“这里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符合我们的要求。”硬件上,雨花台交通便捷不言而喻;而软件上,软件谷管委会提供的“24小时保姆式服务”,也坚定了刘永选择这里的决心。从审批到规划,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跟踪”,24小时服务,必要时申请“绿色通道”。如果企业临时遇到问题,哪怕是深夜也能打电话找到人帮忙。“办什么手续都有人陪着,还申请绿色通道,节省了时间。”两周才能完成的手续,往往一周就能完成。“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刘永算了一笔账,在管委会的高效服务下,南京分部的大楼比预期的提前完工,由此节省下的前期投入资金就有一千多万元。

  软件谷·蓝图

  打造“中国第一软件基地”

  中国(南京)软件谷落户雨花台,诸多软件业领军企业则相继落户软件谷,中兴、华为、普天……业界巨头的率先进驻,近百家同类企业迅速跟进聚集,使这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通信软件产业基地。

  在快速积聚实力软件企业的基础上,2010年雨花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8.9%,是“十五”末的2.3倍,增幅预计列七城区第一;完成财政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20.8%,是“十五”末的2.8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21.9%,是“十五”末的3倍,增幅列七城区第一。

  而雨花台区也对雨花软件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发展计划。据雨花软件谷管委会副主任孙雁飞介绍,2010年软件谷的产业总值达到300亿,“我们计划今年达到500亿,到2015年达到2000亿,成为中国第一软件基地。”此外,到2015年,雨花软件园企业总数可达300家,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届时,这里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通讯软件基地、世界一流的信息产业基地。

  全市规划

  2015年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不久前,南京召开了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再动员大会,提出到2015年,全市初步形成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建成高标准的中国软件名城,赶上班加罗尔。

  如何将南京“中国软件名城”的名片擦亮?南京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到201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4000亿元,实现5年翻两番,初步形成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建成高标准的中国软件名城,赶上班加罗尔;到202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0000亿元,全面建成“一谷两园”,初步建成世界软件名城。

  记者了解到,南京近期将对宁丹路实施拓宽改造,开工建设凤渡路(机场西通道),以满足软件谷的基本交通需求。同时今年开始对“一谷两园”和徐庄、江东等省级软件园,只考核软件服务业(包括软件、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三个方面的相关指标,一律取消现有其他考核指标。通讯员 沈晓莺 郑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