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卖还是拖着销,当时市场销售策略开始分化,但整体“加速出货”态势表现明显。CFP供图
“拖了几个月,现在可能等不起喽!”龙岗区某待售新盘营销负责人在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中幽幽地说。他倒是没说资金问题,主要担心限购之下有购房资格的人买一个少一个,以及限价加严之后房价被迫节节走低……
如此说法颇具代表性,经过较长时间的消极等待,一众开发商虽仍表态纠结、举棋不定,但其中选择加速出货的明显增多。以目前施工进度预计年前可达预售条件,或者开发商曾表态年前将卖为标准,南都记者日前统计,年前全市还将有50个新盘,其中37个表示明年前将售,有的甚至表态“尽早卖”。供应增大和限价压制之下,市场在向更有利于购房者的局面发展。
大部分开发商已经放弃等待
去年底以来,大部分开发商在开盘节点上能拖则拖,尤其今年4月底深圳开始限价政策以后,更不想以限定的“低价”开盘,因此不少供应量积压到了下半年。据深圳市房产交易中心公布的今年1-6月数据,全市新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157.7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51%,其中新增住宅供应量和全年5.24万套的计划相比,仅完成30%左右。
而今,下半年已溜走了一个月,有些待售新盘开发商的说法还是“不一定能卖”、“不知道何时卖”,其原因,一是和限价政策博弈,不想“被迫低价卖”,资金充裕的开发商打定主意转现售,以绕开限价令;二是工期已难赶上,而今面临大运会,禁止有噪声、粉尘的施工,大型车辆如混凝土搅拌车等都不能进出工地,如此众多楼盘施工暂停,待复工再定,可能都要堆到年底了,又恐多家混战、卖不动……
“其实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响应限价赶紧卖,要么等待现楼绕开走,不过都不是什么好路,都不情愿而已。”有开发商坦言,因为前者意味着要让利,后者取决于资金实力能否等得起。
不过,选择加速出货的开发商逐渐偏多。如龙头房企万科,今年初报全年销售目标为140亿元,而上半年仅完成45亿元,其深圳分公司年初公布12个新盘面市计划,至今才开了4个。而今,万科深圳方面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将深圳全年推盘量由预计的500万平方米调减到400万平方米的同时,将采取“尽快入市”的策略,其理由一是预计年底全市供应量会比较大,且市场政策不见明朗;二是限购之下,具备购房资格的置业者几乎是买一个就少一个,不具备成长性。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开发商已经放弃等待了,对于开盘是希望‘越快越好’,能达到预售条件就赶紧卖。”美联物业深圳区总经理江少杰说,因为三点压力很迫切:一是限购长期化、普遍化,如此越往后具有购房资格的群体越少,得赶紧抢;二是银根还在收紧,房企融资难度越来越大,或多或少担心资金链问题;三是深圳限价政策现在要求片区按月环比零增长,那么就意味着价格只能一波比一波低,一旦出现个别楼盘降价拉低片区均价,后面开的楼盘就只能不超过或者跟着继续降。
房价可望逐步下行
如此情形下,今年底前究竟还有多少新盘入市?多家中介曾统计过全市的下半年新盘量,比如美联物业预计将有103个新盘,不过其市场研究部主任徐枫补充说明:“这是理想状态,考虑到不少项目转现售或推迟,实际开售量将至少打个7折”;中原地产预计将有66个新盘,包括全新开售或加推新一期的,其二级市场总经理玉家雄称:“全年供应量在300-350平方米,其中下半年将是上半年的1.5倍左右”。
剔除7月至今已开售新盘,以目前施工进度预计年前可达预售条件,或者开发商曾表态年前将卖为标准,南都记者日前统计,年前全市还将有50个新盘,其中13个因如上种种原因将改到明年才卖,比如罗湖区的德弘天下华府、淘金山二期和华盛君荟,均已经封顶,可都说要到明年才卖,此外还有和黄懿花园、深业御园、联泰梅沙湾、锦绣华天茗苑等。
确定将在年内开售的37个新盘,其中龙岗依然最多,开盘时间都集中到了10月至年底。需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少有新盘入市的福田,将在近3个月迎来开盘高峰期。继桐林城市广场之后,8-11月份,廊桥国际、万泽云顶香蜜湖、和黄都会轩、君临天下、嘉州富苑、天健W 6个新盘都将开售,共计2500套新品。
可见,年前的新盘供应无论从数量还是分布区域都将超过上半年,而且房价可望在限价政策强压之下逐渐下行。因此,如中原地产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玉家雄判断:“对自住需求者,现在(指下半年)无疑是入市良机”;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建议:“再等个两三月,会有更好的价格”;美联物业深圳区总经理江少杰认为:“关外部分区域年底房价将较年初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