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梯逆行、大桥断裂之后,火车脱轨再酿惨剧。那或离去或受伤的生命,还在呻吟;那“未完的晚餐”那散落的座位,还在哭泣。看着受难的同胞,痛苦无法抑制。还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吗?是谁说“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止动车追尾”?如果看到的都是假象,听到的都是幻觉,那么请在高铁发展的时候,“系好安全带”吧。
想当年那几根皮带就是后来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性命。对于高铁来说,那安全带上系的是“安全、责任和管理”。楼市要健康发展,如何不系这安全带?
楼市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深陷调控迷局,开发商之所以一次又一次成为矛头所向,与房价脱不了干系。按照大家的说法,房价涨得这么可怕,楼市能健康吗?也许是为了证明楼市健康,近来某开发商突破常规,做了件挺不寻常的事情:公布开发成本。土地使用权取得费、开发成本费、预期利润、税金等成本挺大方的公布下来,建安成本5000多了,这是开发商在倒贴卖房吗?开发商公布的税金都7404元/平方米了,我们还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吗?最初人们以为开发商公布成本,是“好傻好天真”的行为。其实,这是开发商的真诚“忽悠”。对此,我们务必需要再度正视“一房一价”这一规定。市场经济,政府不能剥夺房地产企业的定价权可以理解,但老百姓有知情权,政府部门通过监测和公布商品房的成本,有助于促进住房价格的合理形成。楼市要“安全运行”,房企有责任促楼市健康,政府有积极管理的责任,系上这一“安全带”,楼市才有发展。
话说近来楼市波澜起伏,没有平静过。在“二三线城市限购名单将出炉”之后,“银监会密切关注二三线楼市风险”、“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排队进入楼市,震慑作用不可谓不大。我们看到的楼市调控前景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说楼市下半年都要降温了,又何愁不降价。事实是,“限购令”在推行过程之中,被“绕道”的情况很显著。除了开发商和中介之外,少数地方政府也“暗度陈仓”,这大大分解了限购令的力度。至于保障房建设,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工程进度有名无实,似此进度,就算是“大跃进的保障房”也追不上“喊口号的保障房”,保障房建设是不是又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看着那浓汤散发出诱人的香,原以为那真是猪骨熬制的,味美优质的汤底,而今才发现味千拉面汤底原来都是用汤粉调制出来的,成本不过几毛钱。我们的眼睛骗了我们,谁又骗了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