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改变城市规划格局 十年打造无锡东部新城

发布时间:2011/7/20 10:00:04 浏览次数:125 来源:


        “一年成名、三年成型、十年成城”,2009年无锡市政府率先针对京沪高铁提出了高铁新城建设规划,而所要打造的这座新城便是无锡东面以高铁商务区为中心的锡东新城。

  锡东新城是无锡东部的对外窗口,规划范围为:北至北中路,南与无锡新区相连,东西分别以锡张高速和沪宁高速为界。锡东新城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占锡山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生态绿地50平方公里。绿地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18平方米,未来规划居住人口50万,可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锡东新城分三个板块,其中东部板块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中部板块即高铁商务区,是核心板块,规划面积45.62平方公里;西部板块规划面积为34.38平方公里。

  “向北4小时可到北京,向东30分钟可到上海,这里将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未来大有可为。”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周维科表示。随着沪宁高铁的通车,锡东新城已经逐步成型,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

  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

  根据规划,锡东新城将被定位于:建设长三角区域节点城市的战略性枢纽之一:它是上海、北京等强中心的功能转移承接地;是与苏州、常州、泰州合作发展的大都市区枢纽;是辐射江阴、常熟等周边城市的区域中心。

  针对老中心城区而言,锡东新城将有东安大道、新坊路两个通道直接联系。前者为景观大道,也是未来地铁2号线的线位,后者为快速路高架,与学前东路相接。

  从太湖新城、新区方向,则有外环路、新华路、雪梅路3条纵向主干道。汽车通达时间均控制在10-15分钟。惠山、滨湖的通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锡宜高速、锡澄高速、锡澄公路和暨南大道─锡东大道的相关设置,及锡沪路、锡太路、锡张高速等路网又把宜兴、江阴、常熟、太仓、苏州、张家港与安镇的联系,统统揽入锡东“1小时交通圈”。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历时多年的锡东新城规划,从一开始就强调在科学发展观上的生态至上观念。锡东新城规划生态绿地50平方公里,绿地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18平方米。

  新城北面的胶山、翠屏山、吼山与南面的嵩山、白丹山、鞋山遥相呼应,形成两道绿色屏障;春风河、走马塘以及贯穿东西的九里河相互连通,环绕城周。在此基础上,锡东新城结合本身定位的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特色功能,以营造江南水乡特质与现代气息相融合为特点的新城建设相继展开。据介绍,48万平方米的锡山湿地公园、九里河、芙蓉塘景观带将于今年建成,翠屏山休闲生态园、白丹山康体休闲园的建设也已启动,环境的不断优化,将为锡东新城注入更多的活力。

  产业错位发展形成规模

  规划部门在谋划锡东新城的产业定位时,充分考虑了与太湖新城的错位发展。高速铁路,是锡东新城发展的最大资本,同时境内的吼山、翠屏山、胶山、白丹山、鞋山、嵩山6大山体与九里河、走马塘河、春丰河3条主要水系,又是新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高铁开通后,高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域高端客群的变化,未来将会在高铁站屋周边聚集大量的办公、商业和贸易等物业,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建制。”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锡东新城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体的成熟工业体系,无锡高新区为商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规划部门在谋划锡东新城的产业定位时,也充分考虑了与太湖新城的错位发展。围绕高速铁路、自然优势两大特色,锡东新城将定位于生产性服务业、展销物流业,并大力拓展诸如温室大棚、农业观光、高端精细农业,同时向腹地锡山区、周边地区和京沪高铁沿线辐射。未来,电驱动、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生态、科技研究的大产业园也将出现在这里。

  潜力获大牌开发商垂青

  安置房建设是新城建设最早提上议事日程的项目。高铁商务区两年投入超过40亿元,在建安置房220万平方米,已交付70万平方米并完成安置。“山韵佳苑、水岸佳苑等安置房均受到百姓欢迎,这些安置房均按照商品房标准设计建造,设计标准高、地段好,周边还规划有中学、医院等,非常方便。”有关人士介绍说,锡东新城拿出最好地段来建设安置房,预计2011年,商务区将再竣工交付安置房117万平方米。

  而锡城房产业内人士则认为,随着锡东新城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大,开发商在此区域投资、购房者买房的欲望也将随之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区域内房价的上升,拉动地块价值的上涨。如果说几年前的锡东新城还是一块少有人问津的处女地,那么近几年,随着融科置业、栖霞建设、长甲地产、碧桂园、红豆等知名开发商入驻锡东新城,新城正快速朝着宜居之地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