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市冷淡个人住房贷款减少6.9亿 中介蛰伏待机

发布时间:2011/6/22 11:00:02 浏览次数:120 来源:


        5月份上海市个人住房贷款减少6.9亿元,为去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虽然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自2月份开始供应量和成交量均出现连续4个月的持续增长,但进入6月,楼市迎来传统淡季周期。一方面,开发商推房节奏或将有所减缓,另一方面,消费者心态也更加微妙,不少小型房地产中介更是陷入尴尬状态。

  消费者:担心自己成最后接棒者

  5月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上的各类需求都有所抬头,尤其是随着下半年结婚旺季的到来,5月上海楼市婚房的需求量增长明显。

  然而,并非所有买家都愿承受高房价的风险,有限的经济实力与沉重的购房负担,让一些改善型买家颇为尴尬。

  上海市民谭先生告诉记者,本来考虑到儿子已经两岁多,希望能通过买房解决教育问题,但半年多时间看下来,“我已经打消了买房的念头。”

  从半年前开始,谭先生就一直在看房。但他发现,自己看中的一个小区的房价似乎丝毫没有下调的迹象。

  “房价还是那么高,我非常纠结,因为我属于改善型买家,所以希望这次购房就能够一步到位,既解决小孩的教育问题,又把住房的面积换大一点。但是我发现太难了,且不说现在买房动辄就需要支付一、两百万的现金,同时还得背负上两、三百万的负债,而且,我更担心,我是不是击鼓传花游戏那个最后接棒的人?”谭先生说。

  谭先生已经暂时放弃了购房计划,“先看看,也许房价还会继续上涨,但空间肯定已经非常有限了,而下降的空间却谁都不知道。”

  事实上,谭先生的看法颇具代表性。根据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在上海“5·1房展会”上所做的调查,严重依赖银行信贷的自住购房者超过六成。尽管只有一成左右的客户因利率的不断上调修改置业计划,但把利率一次调整到1.1倍,其冲击力进一步放大。

  根据6月15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5月份,由于新建房贷款减少9.2亿元,导致上海市个人住房贷款减少6.9亿元,为去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认为,如果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刚需置业计划被打乱,楼市交易将再入休克状态。

  而汉宇地产市场研究部的数据则显示,上海楼市改善型需求呈现两头增长、中间下滑的趋势,在5月份二手房成交中,套总价在90万以下和500万以上房源都增长较大。这表明刚性需求的增长毋庸置疑,但在银行信贷收紧的压力下,部分刚需买家的购买力受到了限制。

  另一部分有实力的买家则受限于购买套数,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纷纷购入豪宅,这也令上海市二手豪宅市场开始呈现出触底反弹态势。根据汉宇二手房监测数据,5月,总价在500万以上的豪宅项目,合计成交套数为316套,环比上月增长幅度为12.05%,同比大幅增长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