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城的天空飘起了小雪,气温的降低让人们不禁感受到了丝丝的寒意,但是对于家住渝北区洛碛镇老街和平村18号的居民刘正国来说,这样的天气并不能妨碍他的好心情,他即将和同村其他居民一起赶往在渝北区洛碛镇举办的“民生乐园项目入住仪式暨暖心活动”。一条条道路宽敞明亮,一栋栋楼房临江而立,这正是渝北区洛碛廉租安置房项目所在地,也是活动仪式的现场。
2011年1月17日,渝北区在洛碛镇举行了洛碛廉租安置房"民生乐园项目入住仪式暨暖心活动",渝北区区长黄玉林等主要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仪式上,区长黄玉林等主要领导向多户群众移交了新房钥匙,截止昨日,已有符合入住条件的600多户城镇住房困难群领到了新房钥匙。据悉,该廉租房项目总用地30.17亩,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4.2万m2(14栋、668套)。
大力发展民生工程,
力求件件抓落实,事事见成效
2010年12月30日,渝北区召开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区委书记周旬在会上强调:“坚持民生发展导向,要把公共财政六成投向民生,在民生工程建设中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详尽的工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严格细化方案,力求件件抓落实,事事见成效。”“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中,住房保障建设被列为首位,要求建成保障性住房140万平方米,形成廉租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渝北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大力保障居民住房需求,不断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2010年,渝北区已在龙溪、洛碛、现代农业园区、茨竹等地建(购)廉租住房505套、23900平方米。已建成农转非安置房项目7个、面积27.84万平方米。新开工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竣工28.35万平方米。通过发放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等形式,全区已累计保障住房1565户(3948人)。
接过住房钥匙,
群众难掩激动之情
当刘国正过从区长黄玉林手中接过新安置房钥匙的时候,热泪盈眶。他连声说道,“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在向刘国正了解情况时,他开心的说道,终于告别了狭窄简陋、潮湿阴暗的老旧住房,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了,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区委、区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多次到我们这些困难群众家中调查,关心我们的居住和生活情况,你看嘛,还花了恁多钱,专门给我们修建了民生乐园这样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活方便的居住小区,解决了我们的居住困难,这是真正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了。这时,刚刚领到新房钥匙的居民李如彬也说道,“确实要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毫不夸张,说的是良心话,原来住的就是一个棚户区,老旧不说,出行都很不方便,现在我就准备马上搬新房了。”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有房可居,有家可住,而且还要住的舒心,住的健康,我们的廉租房完全是按照一般的商品房进行打造的。” 渝北区洛碛镇房管所所长聂一刚在接受采访是如是说。
未来五年,渝北区还将陆续推出5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据渝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1年-2015年,渝北区将陆续推出近500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大部分为廉租房和安置房,符合条件的市民均可申请入住。
据了解,除昨天交接的洛碛廉租房项目外,茨竹廉租房项目也已进行了初步验收,正在办理综合验收手续,待分配入住。空港新城正在规划建设廉租房有近7万平方米,项目用地达34.19亩,总投资1.887亿元,其中廉租住房1310套,6万平方米,公建及商业1万平方米,共有车位147个,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
安置房方面,目前渝北区已开工建设安置房76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底可以入住的安置房有:重庆(渝北)台商工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实施的二期农转非安置房、渝北区国土资源整理储备中心负责牵头的玉峰山农转城安置房一期、重庆空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的园区三期农转非安置房,其中由重庆(渝北)台商工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实施的二期农转非安置房面积达8.9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4674万元,能安置1144户,约3661人,现楼房基本竣工,正进行周边环境设施建设。
另据了解,渝北区近期内能开工建设安置房有28.63万平方米。它们分别是:春华别园5万m2,能安置1500户,约4500人;桂馥家园6万m2,能安置2000户,约6000人;台商工业园区三期农转非安置房2.63万m2,能安置381户,约1220人;机场及保税港区安置房15万m2,能安置2000户,约6400人。
当上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极大的缓解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有效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