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瞧不上地块政府掏钱 徐汇攻坚63块"边角料"

发布时间:2011/1/11 12:00:01 浏览次数:186 来源:


        占地几百平方米的旧式里弄,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家家都梦想着厨卫独用,然而自从周边的幢幢高楼造起后,他们失望了:自己住的地方“成了边角料地块,没有开发商看得上”。这样的“边角料”旧里,还有63处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徐汇的洋房、公寓、商务楼间。然而,最近记者从徐汇区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得到信息,“十二五”期间,徐汇区将力争完成二级以下旧里的改造,改造共涉及93处地块,其中63处就是开发商瞧不上眼的“边角料”。为了启动这项工作,区政府今年准备投入20亿财政预算资金。 

  以前商业运作旧改,政府财政或多或少有些进账,如今转为政府往外掏钱抓旧改,不同的操作方向,反映了不同的政府理念。徐汇区区长过剑飞认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GDP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徐汇区决定攻坚“边角料”地块改造。根据规划,今后五年区政府将和街道镇、企业联手,探索以拆、改、留的模式,通过房屋置换的方式,将63处“边角料”地块里的居民置换出来。 

  政府发展经济的目的,如果缺乏民生指向,那对改善民生也是乏力的。比如,乔家塘高家浜地处田林路商业街,然而田林路商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个“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走进小区门楼,危棚简屋东倒西歪地连成一片。近6万平方米的小区只有一条不通机动车的小巷子,万一发生火警,连消防车都无法进入。类似这种“城中村”地区,靠修补式改造显然起不到多大作用。据悉,今年区政府已安排20亿财政预算资金,会同企业、社会资金共同启动,旧改目标首先直指区域内20块“成片旧里”。 

  徐汇区寸土寸金,以前土地开发,不少居民随着安置房源,跟着迁到了其他城区。据介绍,在这一轮的旧改中,部分有意愿留在徐汇的动迁、置换居民,将能够在区域内得到安置。目前旧改配套的“华泾绿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盛华景园”等动迁安置房基地已经启动。 

  据了解,拆迁后的旧改地块,大多数用于公租房、廉租房等民生保障房建设和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建设。“边角料”地块的居民通过置换搬出后,属于危房,拆除后就地建绿地;如果房子还能用,则将改为老年活动室等社区公共用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