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出现久违“价跌量增” 上海楼市走出低谷?

发布时间:2010/10/14 10:25:27 浏览次数:175 来源:


   对申城楼市而言,近一个月来,各种信息纷繁芜杂。


    市场出现久违的“价跌量增”,是否意味着调控政策已到位,楼市正走出低谷?

    开发商的“降价”和“假摔”,也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一些楼盘确实降低了售价,但更多的开发商似乎仍在玩弄文字游戏。

    最最真实的,是老百姓的感受。尽管“房价下跌”的传言不断,但绝大多数买房人依然叹息:房价太高!

    “价跌量增”≠调控到位

    家住普陀区的王先生,最近正愁着买婚房。4月以来,他始终盼着新政能让房价“跌一点”。几个月来,市区的房价依旧坚挺,但部分楼盘似有降价“苗头”,这让王先生很动心。“候准机会就出手了,否则机会又要溜掉了。”王先生说,身边的许多朋友,已经准备“伺机而动”了。

    王先生的想法,代表许多购房者的共同心态。眼看房价新政已过百日,“横竖”盼不到大跌,于是,“小跌就出手”成了许多购房者的选择。购房者的“沉不住气”,加上部分开发商“试探性”降价,让申城楼市近期出现了“价跌量增”的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7月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444元/平方米。环比6月的20091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下降了647元,跌幅为3.2%。而7月本市商品住宅签约3975套,共计43.3万平方米,环比6月份的3750套42.4万平方米,分别微涨了6%和2.12%。

    如此的“价跌量增”,是否意味着楼市调控到位?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否定的态度。

    薛建雄表示,7月的成交均价,延续了6月的下跌态势,并且已跌落进2万元/平方米“大关”。但本市房价的下跌,是以低供应、低成交为前提的。市场证明,在7月下半月,一些谨慎推盘的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成交量。这说明,大量的购买力是被动积压的。如果不增大供应量,这些需求经过长期积累后一旦爆发,市场的供不应求就可能引起房价的再次上涨。

    而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认为,近期成交量出现的反弹,只能表明房产新政效应渐渐被“弱化”,政策真正降房价的效果并不明显,直接导致观望的购房者开始入市。随着成交量的回升,开发商降价的可能性反而更小。

    均价下跌≠房价下跌

    成交量在涨,房价真的在跌吗?

    其实,从统计数据而言,成交均价的下跌,并不意味着房价下跌。买房人的普遍感受是,上海许多区域的房价没跌,中心城区房价依旧“遥不可及”。

    陆骑麟认为,近期上海楼市成交均价连创全年最低,主要是由于成交结构造成的。“中低端楼盘销售较多,而由于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用于投资、投机的高端楼房卖不动了。”

    高价楼盘“卖不动”,低价楼盘“销路好”,如此成交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均价下跌!

    德佑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本市高端楼盘依旧“潜伏”。部分高端楼盘成交低迷,7月成交套数和成交均价均大幅度下降。如长宁古北板块,成交量自5月开始大幅下滑,下降趋势虽逐渐放缓,但至7月仍有17%的降幅,实际成交40套,不足4月成交量的三分之一。

    低端房的交易量和高端房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永庆房屋研展部统计数据显示,7月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有小幅的增长。其中,低端楼盘很“吃香”。其中,单价120万元至200万元的住宅成交1523套,环比增长35.9%;90万元至120万元成交1639套,环比增长30.8%。200万元以下成交6173套,占总成交量83.6%。

    除了二手房,新开楼盘成交均价较低,也是拉低全市成交均价的主因。新房的降价促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手房的售价。比如,位于四川北路板块的某新盘,售价从3.9万元/平方米降至3.2万元/平方米,降价幅度达到18%,带动周边二手次新房价格下跌。此外,本市外环外的新开楼盘,成交较火。例如位于嘉定的某楼盘低开热销,成交均价为11883元/平方米,远低于该区域内的1.4万元/平方米至1.5万元/平方米的成交均价。

    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婚房、学区房等刚性需求的买方,是7月住宅成交量反弹最主要的买盘。

    降价销售≠开发商让利

    不必否认,在房产新政的调控下,确实有一些楼盘降低了售价。但严格来说,这并不等于开发商让利。

    一名专家透露,部分楼盘首批房源开盘价确实不高,甚至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但那往往是朝向、楼层、房型最差的房源。而从第二批房源开始,开发商马上大幅度提高售价,提价幅度甚至达到30%,等于未降价。”

    而除了购房者熟知的送面积、送装修等常规手段外,近几个月部分开发商也常采取“假摔”策略——开盘前,先报出一个较高的预计开盘价;等到开盘时,再报出平常价格,并宣称“大幅降价”。其实,楼盘的实际价格,仍比周边或前期楼盘的售价高出不少。

    还有部分楼盘所谓的降价,只是将年初拉高的价格“拉回来”。

    永庆房屋总经理陈史翎认为,自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本市开发商并未普遍下调价格,一手房大部分降价的楼盘,只是把三、四月份调高的价钱回调而已。此外,一手房不降,二手房也跟着不降。未来二三个月,不少观望的购房者还会持续等待市场的变化。

    开发商价格“假摔”,势必要被亮“黄牌”。从8月上半月来看,“严查闲置土地”和“暂停三套房贷款”等手段,对楼市采取的是“精准打击”。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蒋旭预计,类似措施将给下半年甚至明后年的楼市带来深远影响。蒋旭预期,今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大趋势仍为是价跌量增。

    相关人士透露,从整个上海楼市来看,因房产新政而造成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个案,几乎没有。这意味着,短时间内期待开发商降价让利,不太现实。

    逾六成受访者看跌上海楼市

    申城目前是否是购房的好时机,7月搜房网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据调查数据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仅有14.9%的受访者持相反观点。

    调查数据还显示,购房者并不看好未来上海的楼市走向。其中,有61%的受访者看跌未来上海楼市;有三成受访者认为,申城楼市未来还需观望;另外有19.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上海楼市的走向,将取决于新政的进一步出台。在受访者中,仅8.6%的网友对未来楼市看涨,表示信心满满。

    购房需求层面的调查显示,自住需求依然成为市场购买主力军,48.8%的受访者出于此目的购房。其次,“改善性购房”为第二大购买力,20.2%的受访者出于此目的购房。有11.5%的受访者则出于“结婚”目的购房。此数据与5月的调查数据相比,投资购房者数量有所下降。

    在购房的面积选择上,调查显示,面积在70平方米至90平方米的房源最受青睐,有44.2%的受访者欲购。9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有28.2%的受访者欲购。只有10.4%的受访者欲购70平方米以下房源,11.3%的受访者选择12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的房源。仅4.9%的受访者会购买15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

    别墅新增供应量持续下降

    别墅新增供应量持续下降,而交易表现相对平稳,甚至成交套数还出现了小幅增加。据上海中原地产一手别墅7月报告数据显示,“万科晶源”“顺驰兰郡名苑”“复地北桥城”等区域热销楼盘,较新政前均有一成左右的价格降幅。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研究经理龚敏表示,新政背景下别墅市场低迷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但随着别墅市场的交易企稳,后市个案价格继续下调的空间并不大。

    “万科晶源”高开低走,累计价格降幅约一成。该案位于青浦赵巷板块,目前在售联排别墅,主力户型面积147㎡,报价约350万元~450万元/套。从2010年全年来看,“万科晶源”从3月份开盘成交6套、均价3万元/平方米,到4月份成交25套、均价2.85万元/平方米,再到5月份成交4套、均价2.82万元/平方米,价格波动下滑态势明显。此外,“复地北桥城”较之4月份有9.52%的价格下调,“泗泾颐景园”环比6月也有3.75%的价格降幅,均为交易量上升提供动力。

    龚敏表示,目前品牌开发商在别墅市场的降价仍只是局部的、有节制的,造成的影响暂时与所属区域的楼盘效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