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来,海博的股价也一度涨停。据新浪乐居了解,去年12月31日,海博股份收盘价每股8.64元,5月26日,其收盘价为每股19.47元。有分析称海博股份近期股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其正在进行的上海国资改革,同时,2015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而海博股份在迪士尼乐园旁的南汇区拥有庞大的土地储备。
光明集团在房地产领域做的咋样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光明集团旗下有4个上市公司平台:光明乳业(600597)股份有限公司(600597)、上海梅林(600073)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600073)、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600708)、上海金枫酒业(600616)股份有限公司(600616)。海博股份重组是光明集团在去年3月底向上海市国资委递交改革方案以后启动的第一个具体项目。
可能大家对于光明集团的了解更多是其在食品行业的发展,但其实光明集团在房地产领域也已经奋斗了许多年。其旗下的农工商房产成立于1988年,目前业务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以住宅开发为主,在苏河湾板块、迪士尼板块、大虹桥板块等上海热门区域获得大量土地。据公开数据显示,农工商房地产是光明集团利润贡献率最高的业务板块之一,2014年其贡献利润占比达24%。
今年年初,农房总裁沈宏泽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曾表示,2015年的战略目标要以改革转型为中心。光明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表示,重组既是集团对房地产板块的看好,也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实现整体转型。
2013年2月,农房走出上海,加紧在全国拿地扩张步伐,进入的城市包括杭州、绍兴、宁波、湖州、金华、舟山、宜兴、扬州、武汉等,有些地块甚至被评为激进。在海博股份去年7月发布的资产重组文件中,截至2014年3月,农房房屋可售面积近700万方,近2/3的可售房屋集中于三四线城市。
随之增高的还有农房的负债。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一季度,其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74%、83%、86%;毛利率仅为25%、19%、20%;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014年1-3月净利润为-19527.91万元,亏损近2亿。
不过,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不能单纯看资产负债率,还要看现金流是否充足,包括销售回款、企业自有资金、母公司和股东资产注入。有的企业拿地较激进,资产负债率达90%以上。但如果出现现金流周转问题,面临的风险就很大。
重组后的农房:发展养老金融物流
外界很好奇,重组后的农房前景如何?
今年年初时,农房董事长张智刚提出,要确保公司上市,要解决“高负债、高存量、高成本”的“三高”现象。他说,要以集团上市为契机,利用光明食品集团资源,发展养老地产、金融地产、物流地产等产业。实现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同时发展房地产金融产业,将光明食品集团的财务平台、资金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早在去年,农房就已开始涉猎养老产业。去年7月21日,光明食品集团子公司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光明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建设光明崇明养生庄园项目,农房集团正式进入养生养老地产。沈宏泽则称,这是上海重大的养老项目,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
同时,光明集团手中拥有巨额的土地储备,这也成为其整合后上市平台最为重要的硬资产。此前有媒体称,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所拥有的土地总量超过700平方公里,为上海市总面积的10%还多。在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中,大量的隐性土地资产将在改革中被市场化。农房集团董事长张智刚就曾表示,“大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手中还有不少土地,通过“退二进三”,这些土地有可能会由我们接手。”
据香港媒体披露,截至2011年3月,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农场经营和管理的土地场域总面积约99.4万亩,分布于上海市郊的崇明、奉贤、浦东新区(原南汇区域内)和江苏省大丰市、安徽省黄山市,其中上海市郊约51.3万亩,外省市约46.8万亩。实现资产证券化后,土地资源会否有效注入上市公司,备受关注。
另外,海博股份原有的主业之一为现代物流业,公司将会着力打通冷链物流行业上下游,实现从采购、储运、加工分销到服务代理的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模式;同时以“菜管家”为平台,通过开展O2O、B2C电商模式,将搭建第三方冷链物流平台。实现以现代物流、多业态房地产为主的双主业发展战略。值得一提的是,海博股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洋山深水港拥有165亩土地(上盖6万平方米保税仓库),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队伍。这些都让此次重组被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