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李秀瑜)本报昨日的《安居两项目“冰火两重天”》报道引发市民热议。昨天,深圳商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观澜的茗语华苑,了解到配套的完善需要教育、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市住建局昨日表示,目前,该局仍在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完善茗语华苑周边的配套设施。
此外,市住建局已委托相关评估机构,对已售、在售及在建的安居房展开销售、入住情况调查评估工作,还将征求住户意见和建议,结合即将启用的安居房轮候库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需定建。同时,将根据评估结果考虑适时调整2014-2015年的保障房建设计划。
茗语华苑周边配套待完善
记者发现,无论是此前的长城里程家园双限房,还是已经售罄的永福苑及阅景花园都在原特区外,而目前在建的保障房选址较远成了“通病”。
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从福田景田片区出发,驱车经过北环、梅林关,由梅观高速前往位于观澜的茗语华苑。尽管非上下班高峰期,但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事故依然出现拥堵。从观澜观湖园出口下高速后经过观光路、泗黎路,穿过黎光工业区抵达茗语华苑,全程用时约1小时40分钟,单程高速收费8元。
茗语华苑所在的黎光工业区内有几家小型的便利店,仅有一家规模稍大一点的名为“福惠多”超市,附近还有两家药店及几家小餐馆,并未看到大型的购物商场及较大规模的超市,最近的医疗设施是黎光社康中心。
记者发现,离该楼盘最近的小学是库坑小学,步行到该楼盘最快要十几分钟。最近的中学是观澜中学,自驾车车程至少要10分钟,步行起码要半个小时。最近的医院是观澜医院,自驾车前往至少需要15分钟。黎光工业区通往茗语华苑的道路为临时的水泥路面,根据目前的交通情况,如果驾车前往茗语华苑仍需穿过工业区。
“这里的交通不太方便,目前只有627路公交到黎光工业区。如果在市内上班,住在这里就不太方便,开车的成本特别高。如果坐公交就要转车,单程怎么也要一个多小时,如果遇上塞车就更麻烦。”一位住在附近的谢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里距东莞仅“一步之遥”,加上交通不太方便,很多人将孩子送去东莞,或者送到市内的寄宿学校读书。
“梅观高速可能会在附近开设一个出口,从出口到该楼盘车程仅需几分钟,就不用绕行观光路和泗黎路,前往市区至少能节省十几分钟的车程。” 茗语华苑接待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这个出口何时开通目前尚无定论。
建议完善配套走“绿色通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建的安居型商品房锦鸿花园在光明新区,锦绣观园靠近观澜茜坑村,距离市中心较远,有些项目即使驱车走高速也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些项目甚至“藏”在山里,交通配套等不完善。
“保障房是重大的民生项目,如果交通配套不完善就意味着‘住进来出不去’,那么谁还愿意住进保障房,保障的意义何在?”昨日,一些市民致电本报记者提出疑问。
记者了解到,深圳建立了保障房审批的“绿色通道”,配套设施同步规划纳入重大项目建设时才能走“绿色通道”,否则将单独立项。同时,保障房配套的完善需要教育、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
市住建局昨日表示,无论是已售罄的保障房、还是在售的安居房以及推出的公租房,从建设之初,住建局就积极与教育、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保障房周边的配套设施,让住户出行、就医、就学等都能得到更多的便利。针对茗语花园周边配套不齐全等问题,市住建局称,仍在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尽快完善茗语华苑周边的配套设施。
“保障房的建设审批可以走‘绿色通道’,那么,建成后,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是否也应该与保障房一样,纳入‘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优先解决呢?”众多市民建议。
保障房建设计划或适时调整
根据深圳住房保障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市计划在2015年前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规划套数较“十一五”期间增加70%。其中,安居型商品房将作为主要供应方式之一,规模占到供应总量的一半左右。
市住建局表示,目前正在委托相关评估机构对已售、在售及在建的安居房展开销售、入住情况调查评估,还将向香港学习,征求住户对保障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即将启用的安居房轮候库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需定建。预计评估结果最快于年底前出炉,住建部门表示,评估结果出炉后,将考虑适时调整2014~2015年的保障房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