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2泛滥的货币市场上,包括住宅、办公、商业等各类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永远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通胀攀升时,怎么没有房价飞涨?我认为那是因为那时的房地产业还未形成一个有气候的市场。所以,时至今日,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过程和结果,只能解决上涨的速度是慢一点还是快一点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涨或者不涨的问题。即使房价压住,也很难压住房租的上涨,按着葫芦起了瓢,就像现在福州市区难觅一间房租1000元以下的单间。
目前主要的调控手段只有限购和限贷。限贷降低了购房人的资金杠杆,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压力,但其副作用之一,是让购房人尤其是刚需族的钱从开发商的口袋流到银行口袋,养肥了银行,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购房人的负担。而限购政策已经被部分开发商成功突破,或真或假的离婚夫妻、或真或假的离婚证和或真或假的社保补交证明,在福建厦门部分楼盘售楼中心里自由地裸奔着。
目前的调控政策中20%个人所得税并不可怕,因为卖方可能把税收全部转嫁给买方,又因为买卖双方的阴阳合同可以把该税收的实际税负降到很低。而房产税注定会是楼市救赎的最后一根稻草。
福建的城镇化空间巨大、数量多,但城镇化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巨大,注定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只能担当配角,担任主角的还是地方政府。但是旅游地产等开发模式,无疑是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借力和借鉴的捷径之一。在城镇化的新棋局里,部分有远见的大开发商早已占尽先机,先发制人。
现在,福建本地房地产开发商频频进军一线城市,在京沪接连拿地,或者在福州又看见大盘围城,这说明部分开发商目前资金链的压力已经大大缓解。在这种形势下,试图限制高价楼盘上市,来达到本地官方房价没有数字上的上涨,这样的“数字化调控”结果是掩耳盗铃,并且不能伤害到开发商的一根毫毛,只能帮助开发商捂盘惜售,使其可以待更高价格而沽。
(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房地产组成员 王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