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在昨日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房管局局长刘海生表示,下一阶段,除了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供应工作外,上海市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供需对接,提高住房保障管理的水平。刘海生提出,将来上海在进一步加大供应力度的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以“需求”为重点,会同专业机构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和抽样调查,进一步完善建设目标,同时提高保障性住房的适配性,促进大型居住区的合理分布,尽可能地满足保障对象“居住便于就业”的基本要求。
同时,刘海生透露,在政策制定中还将体现人性化的考虑,“对家庭中含有两代及以上成年人的复合家庭,充分考虑其分户居住的实际需要,拟在不突破现行住房面积困难标准的前提下,对这部分家庭住房困难面积核算方法进行调整,核查口径适度从宽”;而对特殊家庭,则将研究放宽供应标准,“对部分原只符合购买一室户房型的特殊两人户家庭,允许升档购买二室户房型”。
为更好地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筹措和运营管理的资金压力,刘海生表示,上海市拟将创新支持政策,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着重利用周期长的低成本资金,如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利用公积金资金、社保基金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将房地产信托基金用于公共租赁住房领域。
此外,进一步推进旧区改造的举措也可以加快建设资金回笼,满足社会对旧改的需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