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个人拿地渐增 半数温州人选择与朋友开发

发布时间:2012/5/24 16:00:04 浏览次数:140 来源:


      新浪乐居讯(编辑 徐佳)今年4月28日,广州首现个人拿地。事实上,在上海,自然人拿地现象早在五年前已出现,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新浪乐居&克而瑞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的5年中,上海自然人拍地达10起。目前无一开发,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称部分自然人有炒地皮之嫌。

 

  “据我了解,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以个人名义拿地后,超过一半会选择与朋友开发,小部分会找下家以快进快出的方式生财。”世界温商上海服务中心主任孔帅告诉新浪乐居。

 

  自然人购地后 都已做好开发或转卖的两手准备

 

  孔帅透露,今年温州商人在嘉兴、昆山等地拿地的较多,他们非常关注上海周边地区的商业地块,对住宅用地一般兴趣不大,现在福建人也是拿地的一股强劲力量。在后续运作上,他们都已做好自己开发或转卖的两手准备。“目前了解下来超过一半的自然人会选择与朋友成立公司一起开发,也有一些人会选择转卖。”孔帅说道。 

 

  孔帅解释称,目前自然人拿地后有三种方式进行运作。第一种是一些开发商为避免与竞争对手恶性竞拍,穿上个人身份的“马甲”举牌拿地。第二种是自然人以个人身份拿地后,以入股等方式成立开发公司,演变成企业行为。第三种为自然人获得土地后无意于后期开发,而是转手卖给其他企业。

 

  “有个朋友在安徽黄山的住宅用地在今年开盘,但由于政策影响,开盘后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孔帅称,这也是近几年来,自然人拿地多倾向于商业地块的原因。他分析认为,近几年个人拿地越来越频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限购的压力之下,投资资金找不到出路所导致。

 

  五年来个人在沪10幅土地无一开工 有炒地皮之嫌

 

  据新浪乐居&克而瑞提供的个人拿地数据显示,2007年12月至今,上海共有10副土地被自然人竞得,这10幅土地中有八成为商业用地。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称,目前,上海10幅由自然人拿下的地块中,仅1幅土地有一家注册公司拿到施工许可证,但目前尚未动工。

 

  资料显示,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有四幅地块被自然人竞得。2007年12月21日,一位名叫“叶惠德”的自然人取得闵行区闵北商业E2地块,这是上海出现的最早的自然人拿地项目,目前为止仍未进行开发。按照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规定,各类住房建设项目应当在划拨决定书和出让合同中约定土地交付之日起“一年内开工建设”,自开工之日起“三年内竣工”。

 

  薛建雄分析称,迟迟未开工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自然人购买的都是上海郊区商业地块,开发获利机会不大。“一些自然人竞买土地的目的是为了炒地皮,因为近几年地价涨的比房价快。另外一方面,他们通过企业转让的方式,税费更低。”薛建雄说道。

 

  专家称目前个人拿地案例仅在少数 对楼市影响不大

 

  新浪乐居查阅资料发现,自然人拿地的现象集中出现在2009-2011年,这段时间正是2008年楼市反弹后,房企争相拿地,地价暴涨、地王频现之时。这段时间,土地市场的升温对于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大。薛建雄认为,地价没有大涨的空间,就没有自然人会去炒地皮。从近三年的土地交易总数来看,个人拿地的案例仅在少数,对楼市影响未显现。

 

  孔帅则认为,个人拿地对楼市的健康发展有正面作用。个人拿地若要在将来成为普遍现象,需要解决土地投资的资金门槛高和土地开发困难的两个难题。个人拿地后通过与专业房企合作开发,对两者来说都有利,一方面个人利用了房企丰富的房地产运作经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房企利用个人资金缓解了资金链压力,也分散了双方的市场开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