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投资客借商还魂 一人独购40套

发布时间:2012/4/25 10:00:04 浏览次数:107 来源:


      开发商找渠道全国“行销” 无投资渠道买家仍倾向购置不动产

  虽然目前的楼市仍只能称平淡,但淡市中却不乏惊奇。近日,某商住项目再次被津津乐道,原因不是细水长流式的卖得好,而是“惊现”一人独购40套房的“大单”,这样的成交虽不比以往“日光”火爆,但在如今的市场中确实能够让人为之一振投资者再度将目光投向不动产,限购政策下,商业立项项目是重要投资目标。

  热销商住楼盘 一人独购40套

  “我们的项目一直以来销售就不错,年后每天都有十几套认购,而且只要是能够来到项目销售现场的,80%的人都会出手买房。”这是北京某商业立项项目负责人的原话。该负责人表示,限购政策出台以来,他们的项目一直处于快速消化期,虽然去年下半年也面临一些销售难题,但不限购、小户型、单价低、总价低的特点让项目相比其他住宅类产品来说,出货更快。“而今年开始,不少结婚急需住房的刚需买房人开始行动,虽然是商住,但现在购买的大部分都是自住型的年轻买房人。”

  不过,该负责人还透露,“虽然现在买房的90%以上都是自住,但还是有投资客碍于投资渠道的限制,在楼市中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目前,这些投资客将着眼点主要放在商业地产中,譬如我们项目,近期就有一外地投资客一人买了40套。”

  虽然在房地产调控期,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客已是罕见,但他们却并未绝迹,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也曾有外地投资客进京买楼,一口气拿下亦庄某商住项目几十套,而几个人联合整端一栋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开发商走出去找渠道 “迎合”投资客心意

  对此,有市场人士指出,伴随着市场成交的冷淡,目前开发商都开始拓展渠道营销,他们不仅仅是坐在项目的销售现场等待买房人上门,而是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买家,而这种方式收效最快的就是那些不限购的商业项目。同时,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渠道的过窄也让他们投资无门,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往往还是将资金投进了楼市,而那些“找上门”的项目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上述独购40套的投资者就表示,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目前快捷酒店业发展迅速,一般而言,拥有50-200间房间即约20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是申请加盟快捷酒店的基准,而且,一般商业立项的商住项目相比办公、工业等立项的项目在户型设计、社区规划等方面更适合做酒店,申请获准更为容易。另外,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对于快捷酒店的需求是必要的。该投资者说,根据自己的投资意向,他了解了该项目并最终选择了购买,既买了房产,又增添了生意,一举两得。

  而一位投资买房的李先生也表示,像他这样的小投资客,没有什么投资渠道可以进入,而北京现在很多在售项目都已经是准现房的,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投资可以很快有回报,以他购买的loft商住项目为例,一套房总款约为80万元,开发商送精装修让他收房就直接可以出租,该社区的该户型的租金约为1800-2200元/月,他认为该项投资符合自己的预期。

  此外,据消息人士透露,在北京,目前不仅仅是商业项目,一些住宅类项目也都将销售触角伸至京外,开展项目外埠推介,以期促进销售,例如位于京西北的某高端住宅项目,如今就积极拓展北京以外的市场渠道。至于限购问题,该消息人士表示,对于开发商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房子卖出去,而有投资需求的人最关心的是怎么正确地把钱花出去,后续问题都可以“协商解决”,譬如先买房,等限购松绑时再办证等等。

  3月北京商业办公签约面积环比增长1.5倍 2012年商业地产投资比例扩大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3月上半月,北京商业、办公类项目成交面积达到16.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倍,超过去年3月前半月成交面积,截至目前,北京商业和办公类项目的存量比限购初减少了约1800套,降幅超过3%。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表示,虽然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影响,目前商业和办公类项目的销售市场难言火爆,但相对住宅市场的低迷来看,其成交量的上涨和存量的下降却传达出一个相对利好的信号,在商品住宅市场前景愈加不乐观的情况下,一部分投资会转移至商业地产领域。

  另外,据了解,从去年至今,万科、富力、中海外、保利等企业均先后声称增加商业地产占比,刚刚公布下一个十年发展规划的保利地产,宣布加大其在北京的商业开发投入,配合整个保利地产集团达到住宅与商业投资“70:30”的新投资结构。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趋利的影响下,今年商业地产的投资比有所扩大,从房企角度来看,业务份额会产生平移,住宅类占比下降,房企的经营形式将更加多元化。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他们势必将更多地介入商业地产领域。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