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旺季支撑二手市场 部分区域价格松动

发布时间:2012/3/30 10:00:02 浏览次数:78 来源:


     3、4月间,申城二手市场迎来学区房传统的成交旺季。记者29日从沪上多家大型中介机构处获悉,自2月下旬以来,学区房交易的走热成为支撑二手市场复苏的重要推手。

  由于6月是恰逢办理小学入学的时间点,而一般从达成购房合同到户口落地一般需要1至2个月的流程时间,所以每年的3月、4月成了学区房的传统火爆期。尤其在市中心部分名校集中的板块,学区房的成交比例甚至达到总量的40%。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曼哈顿店区域经理顾芸在接受新民网采访时就透露,由于对口汇师小学,自2月末起板块内的二手房成交较节前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势头,其中学区房成交是促成成交回暖的主要源动力之一,占成交总额的比例比从节前不足的10%上升至目前30-40%的比重。尤其是成交周期,只要价格有竞争力,往往挂牌一周内就会引来多组客户的抢夺。

  在价格方面,顾芸介绍:学区房总体依然较为坚挺,特别是小面积的房源,因为总价较低受到市场的热捧,“不愁卖”的房东往往在价格上采取“一分不让”的态度。只有一些大面积的房源,房东才愿意接受5%左右的议价。

  不过在一些板块,受到整体二手房房价下滑的拖累,学区房也出现了一定的议价空间,甚至是降价求售的情况。如在对口大宁实验小学的大宁板块,类似的老公房价格已经从去年同期的每平方米30000元以上下调至27000元至28000元,降幅在10%左右。上海中原地产大宁国际分行经理李闯就向记者证实,区域内学区房的价格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松动。以近期成交一套“宁和小区”的56平方米2室户为例,其最终137万的最终成交价比开始150万的挂牌价,整整下调了13万元。

  “这主要是受到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影响,总体的购买人群减少了。”李闯表示,很多购买学区房的购房者往往都已经拥有一套或以上的房产,要再行买房就必须通过置换的方式。这让意向买家在购房前显得更加慎重,观望气氛更浓。所以出现了带看总量与去年相比只是略有下滑,但其中诚意买家数量却大幅减少的现象。

  链接:

  业主跳价,买方观望

  二手房市场重陷僵持状态

  新普通住宅标准的落地,使得“卖旧买新”的改善型买家比例明显上扬。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手房市场温度的回升。但从3月中旬开始,二手房市场回暖势头又开始减弱。原因是一方面,受前期带看量显著提高等因素影响,房东阵营信心提升开始小幅跳价,抑制了房源的成交速度;另一方面,众多购房者再度进入观望状态,纷纷搁置了购房计划。

  据上海中原地产闸北保德分行经理袁静介绍,3月下半月门店看房量出现明显下滑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购房者看跌后市的预期由淡转浓,出手积极性大大减弱。此外,个别房源出现跳价行为也导致了房源成交难度的加大。如位于阳曲路上的一套房源,3月10日挂牌价格为110万元。但在购房者上门看房时,业主却当场表示,价格有所调整,若一次性付款总价为113万元,如果下家贷款则要提高到115万元出售。

  另据上海中原地产宝山岭南分行经理薛亚红表示,3月份二手房买卖市场表现稍逊于2月,看房量比2月减少10%。近期,板块内业主心态已由原先的急售逐渐趋于平稳甚至乐观,因此议价空间很小。如近日成交的一套岭南翠庭房源,89平方米,成交价187万元,该房源今年年后的初始挂牌价格为190万元,议价率约1.5%。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分析,2月下半月到3月上半月,二手房带看量的增长导致了房东对后市信心的提升,从而使得待售二手房的议价空间有不同程度收缩,甚至还有个别房东跳价。

  对于未来市场交易量的走势,宋会雍表示,今年楼市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控后再度重现“小阳春”行情,即使有小幅波动,大批刚需购房者的入市仍将支撑楼市保持一段时间的回暖迹象。价格方面,在政策没有明显松动,调控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房源的小幅跳价很难得到支持,房价很可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回归下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