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2011年重庆秋季房地产交易展示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11/7 16:30:05 浏览次数:117 来源: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为重庆时报研究院在2011年重庆市秋季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现场采用问卷访问方式进行的调查。旨在收集房产消费者信息、开发商信息,针对上次发布的推介力报告做专项行业研究,并能真正给予房产消费者以可信赖的数据报告引导其理性消费。

  【调研背景】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1日~23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房交会现场)

  调查方式:房交会现场拦截访问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样本量:共取得有效样本586份

  概述:本次房交会一边是开发商的冷清“收尾”,一边是购房者“虎视眈眈”继续“坚守”,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也越发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本次房交会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市民会推迟购房时间,等待时机,采取观望的态度。本届秋交会江北区成为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置业区域,且其中大部分受访者将其作为首选购买区域。而南岸区则成为仅次于江北区的置业区域,渝北区则位列第三。近年来,重庆经济中心逐渐北移,使得江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从而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而轻轨1、3号线的开通,正是贯穿渝北、江北和南岸这三个区域,这也成为受访者选择在这三个区置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届秋交会受访者愿意承受的建面最高平均单价较近2年来市民心理预期首次出现下滑。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逐步显现,征收房产税和提高首付比例也成了本次调查中受访者较为关注的调控政策。调查还了解到市民在对待公租房的态度上也起了变化。不再议论公租房的租金高不高,而是担心是否申请得到。

  第一部分:受访者购房意向分析

  1.购房时间

  从受访者计划购房时间可以看出,由于近期房价有所松动,超过四成的受访者正准备购房,而在半年到一年准备购房的受访者占到了34.91%,比今年春季房交会调查数据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关注房市暂无购房意向的受访者占14.20%。分析其原因,由于年底银行信贷收紧,大多数市民会推迟购房时间,等待时机,采取观望的态度。

  2. 购房目的

  本次调查数据表明重庆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仍是以首置性需求为主,占总调查人数的86.3%

  在首置性需求的受访者中,占总调查人数的44.52%的受访者是首次购买自住型物业,而改善性自住购房的比例则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33%左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追求更高级享受的消费理念,在房地产行业也得以慢慢体现。

  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行为在本次调查中占到11.64%,比今年上半年春交会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由于股市的持续低迷,导致不动产(房产)的投资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3. 购房次数

  受宏观政策对多次置业者的限制、今年下半年房价松动和银行信贷政策收紧等多方面影响,本届房交会首次置业者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较今年上半年则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4. 购房区域选择

  1) 区域选择

  本届秋交会江北区成为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置业区域,且其中大部分受访者将其作为首选购买区域。而南岸区则成为仅次于江北区的置业区域,渝北区则位列第三。近年来,重庆经济中心逐渐北移,使得江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从而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

  轻轨1、3号线的开通,正是贯穿渝北、江北和南岸这三个区域,这也成为受访者选择在这三个区置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购买结果,选择在江北区置业的受访者其中有47%居住在江北,选择在南岸区置业的受访者有52%居住在南岸,而选择在渝北的置业并居住在渝北的受访者仅占19%。

  除北部新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外包括大渡口区、高新区在内的绝大部分西部区域的受访者人数均不高。

  2) 选择区域原因

  受访者选择区域的原因变化不大,选择离工作地点近和交通方便的区域置业的提及数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

  选择自己现居住的熟悉区域和离亲朋好友近的区域购房的受访者比例也颇高,提及率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可见重庆组团式城市格局造成的高区域内置业率仍存在。

  除去以上的四个因素,区域未来发展和区域价格因素的提及率相对较低。

  5. 获取信息渠道

  本次调查中,报纸仍是受访者获取信息提及率最高的渠道方式。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对购房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互联网则成为继报纸和电视两项传统媒体之外被提及率最高的渠道。

  第二部分:受访者的产品选择

  1. 购房类型

  高层住宅为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所最接受的房屋类型占38%,小高层和普通多层分别占24%和17%。

  想购买洋房和别墅的受访者仅占总人数的8%,比上半年春交会高3个百分点。

  2. 空间类型

  在房屋的空间结构选择上,67%的受访者愿意选择平层结构,是空间选择的主体。

  另一方面受访者对跃层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占总调查人数的18%,比今年上半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仅有12%的受访者在购房前没有特别要求房屋空间结构。

  3. 房型选择

  受访者在房型的选择上仍是以两房和三房为主,其人数比例分别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52%和37%,是房型选择的绝对主体。

  选择一房(含单配)的受访者比例较今年上半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

  分析受访者选择房型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次秋交会上受访者中首次置业者的减少和改善型置业者的增加,较多的刚性需求者选择了较大的户型。

  第三部分:

  受访者对房屋价格的认识

  1. 愿意承受最高单价

  本次调查中,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愿意承受建面单价在7000元/平方米,能接受单价在7000~7999元/平方米的受访者占到35%左右;

  本届秋交会受访者愿意承受的建面最高平均单价为7493元/平方米,与春季房交会相比下降0.88%,也是近2年来市民心理预期首次出现下滑。

  2. 对各类物业心理能够承受的最高单价

  2011年秋交会受访者对各类物业心理能承受的最高单价

  价格(元) 7000以下 7000~7999 8000~8999 9000~9999 10000及以上

  高层 22.03% 14.71% 35.45% 20.14% 7.68%

  小高层 28.18% 57.09% 14.72% -- --

  普通多层 60.86% 28.11% 11.03% -- --

  洋房、别墅 48.15% 21.35% 15.68% 14.73% --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各类物业的可接受最高单价都普遍有所下滑,从成交价格来看,市民的心理预期价格比实际成交价格相对较低。就区域而言,受访者对江北、渝中、南坪三区域内的楼市价格较有信心,单价预期相对高一些。

  受访者对各类物业能承受的最高单价(建面)如表所示,对高层类物业的最高可承受单价主要集中在8000~8999区间段,对小高层类物业的最高可承受单价集中在7000~7999区间段,对普通多层以及洋房、别墅类物业的最高可承受单价集中在7000以下。

  3. 对目前房价的认识

  受访者对重庆主城区目前房价的普遍认识是房价偏高,认为重庆目前房价水平偏高的受访者达到总人数的80%左右,相对春交会略有下降,而该比例则是自10年春交会大幅上升后,持续三届成小幅下滑趋势,即楼市价格过高的普遍印象,已经开始在市民心中出现松动。

  4. 对购房时机的态度

  尽管本次秋交会部分楼盘的优惠力度达到了23%左右,但市民似乎对此不那么买单。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不认为目前是合适的购房时机,由于目前多个地方政策调整,已经引起当地楼市的波动,而重庆楼市的浮动相对较缓,多数市民认为重庆的楼市价格还有一定下浮余地,对目前的购房时机持保留意见。

  5. 对未来半年房价的预测

  当受访者预测未来半年内重庆主城区商品房价格走势时,有3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主城区商品房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下跌,31.40%的受访者认为价格会基本持平。

  持“价格上升”观点的人数占到26%左右,这一比例情况较春交会出现成倍下滑,已低于近两年的平均水平。

  第四部分:宏观政策调控

  1. 影响目前购房决策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全国性楼市调控的大环境下,房价的走势情况,已经成为影响市民购房决策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36%左右的被访者表示,房价走势预期对其目前的购房决策影响非常大。

  2. 对具体调控政策的关注

  而受访者最关注的具体调控政策没有太大变化,仍是以银行金融类政策相关,提及最多的两项具体调控政策就是加息/利率的变化、已经收缩房贷政策,除此之外,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逐步显现,征收房产税和提高首付比例也成了受访者较为关注的调控政策。

  3. 对付款方式的计划

  尽管目前银行收缩信贷,也有五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计划是首付三成的方式按揭买房,而随着银行信贷、利率等政策的调整,约20%的受访者也表示会更多的考虑一次性全款购房。

  4. 本轮调控及信贷政策对购房的影响

  尽管有50%左右的受访者计划以首付三成的方式购房,但面对目前银行贷款收紧,利率上调等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购房者不得不选择继续观望态度,推迟购房计划,一定程度上也对本届房交会的成交情况造成了影响。

  而对于少部分刚性需求相对紧迫的被访者而言,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则只能调整需求,选择低价位的物业、减小购房面积来应对该情况。

  5. 轻轨1、3号线开通对购房区域选择的影响

  目前,轻轨1、3号线已开通,其他线路也在陆续开工中,在未来几年中将对畅通重庆的建设、提升城市价值,楼市价值做出巨大的推进作用,而当受访者被问及轻轨线路对自身的购房选择有无影响时,5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受其影响不大,部分市民表示很多楼盘都以轻轨为卖点做宣传,以提高价格,楼盘品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市民对轻轨价值认识。

  6. 公租房申请

  近几次房交会政府都设立了公租房展示专区,市民对公租房的关注热情都较大,而当受访者被问及是否会申请公租房时,仅10%左右的人有申请过,绝大多数被访者表示因为自身不合条件,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去申请。

  7. 对未来政策调控的力度预测

  目前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少数地方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因此对未来政策预期上,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该情况不好判断,也造成了本期房交会上,大批观光的情况。